各位领导、各位会员、各位理事:
受李明会长的委托,向大家联谊会2022年的工作以及换届以来的整体情况。
联谊会换届时,李明会长就如何开创联谊会工作新局面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在强化战略决策服务、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社会公益服务上下功夫、出成果。一年多来,我们紧紧围绕“四个服务”,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取得显著成效。在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在格局上,树立新形象。省委书记郑栅洁、省长王清宪都先后两次作出重要批示,省长王清宪还亲自听取汇报,还有几位省委常委和副省长作出批示和出席活动,对联谊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一、战略决策服务,注重“谋大事”
一是充分发挥联谊会专家智库的作用,为全省“十四五”发展献计献策。换届时,为加强决策服务力量,联谊会专门组建了专家智库。之后,联谊会在上海召开智库人员座谈会,就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和产融结合开展专题讨论,听取意见建议。省委书记郑栅洁在呈送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认为提出的建议很好,非常符合安徽实际,要求省发改委等部门认真吸纳,抓好落实。为落实好书记批示,联谊会专门与省发改委有关领导一起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对接,提建议、列课题、领任务。联谊会还专门就如何推动安徽现代服务业发展到上海有关部门、有关机构进行走访调研、学习取经,然后向王清宪省长专题报告,省长很快作出批示,要求省发改委认真研究李明会长提出的有关建议,拿出实施办法。联谊会还支持会员单位《决策杂志》社筹办“徽商论坛”,专门就如何赋能制造业强省进行对话。
二是充分发挥联谊会专门人才的优势,为皖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设计方案和提供咨询。去年2月份,李明会长亲自带队,皖籍专家、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组织专门力量,对皖北8个市进行考察调研,形成“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共建产业合作园区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向省委省政府报告。省委书记郑栅洁非常重视,立即批示:“很好!送八市市委市政府研究推进(抄刘惠并省发改委)。”八市和省发改委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落实栅洁书记的批示。联谊会还组织安排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青年联合会有关青年专家赴皖开展营商环境评估工作和宣传工作。
三是充分发挥联谊会联络协调的功能,为全省开展“双招双引”发挥更大作用。为了充分调动积极因素,联谊会全面联络和配合省政府驻外办事处、外省市安徽商会促进会等乡友组织,形成一体化、整体化的优势,加大组织发动的力度。去年9月份,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刘涟清会长带领部分专家学者实业家到安徽考察交流,对接有关合作事宜,取得积极成果。省长王清宪、常务副省长刘惠亲自会见,听取汇报。省长对促进会所做的工作高度赞扬,希望在上海的广大皖籍各界人士关心重视家乡发展,把安徽的优势与上海的龙头作用更好地对接起来,用人脉人才资源网罗更多要素资源支持安徽发展;要求联谊会发挥更大作用,特别是在推动十大产业链发展方面多做贡献,并直接向省委省政府沟通汇报。10月份,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专门成立“安徽长三角人才工作站”,构筑人才平台赋能“双招双引”。11月份,联谊会与省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共同在亳州市举办了皖北投资合作促进会议,与上海等地开展教育、医疗、现代服务业等合作达成具体意向。各地乡友组织在助力“双招双引”上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比如:北京安徽企业商会开展对接活动23次,促成会员企业在皖投资总额近120亿元。天津安徽商会促进会员企业在8个市县投资项目落地。
在进一步做好组织发动的同时,联谊会还认真总结经验,对过去回乡创业、助力安徽发展做出突出成绩的乡友组织和乡友在《安徽日报》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树立典型。王翠凤副省长对联谊会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专门批示:“今年以来,安徽(皖)籍专家学者实业家联谊会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主动投身双招双引第一战场,促成一批高质量项目,为家乡发展特别是密切沪皖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了一批成绩突出、事迹感人的乡友组织和皖籍企业家,向你们表示感谢!望加强典型宣传,讲好双招双引故事,感召更多皖籍人士助力家乡发展,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科技创新服务,注重“搭平台”
一是发起成立“皖籍儿科医师联盟”,为提升全省儿童健康教育水平、医疗水平提供服务。联盟聚集了100多位全国各大医院皖籍知名儿科专家,涵盖所有专业,建立了一个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和看病就诊的绿色通道,能惠及全省2000多万儿童。这项创举,也有力支持了安徽“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去年5月31日,在省政府举行了隆重揭牌仪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刘惠出席揭牌并讲话,他要求将联盟打造成为健康安徽的重要品牌,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医师联盟制度创新的示范样板。联盟成立后,刘惠又对联盟提出组建“名医工作室”和建设“梦想医学院”等需求专门作出批示,要求省卫健委和财政厅给予支持。
二是发起成立“安徽向未来健康儿童事业基金”,为全省开展儿童健康知识普及、儿科医生教育培训、医疗科研、助困助医等提供帮助。李明会长亲自发动有关省属企业、有关皖籍企业家提供资金支持。目前筹备方案已获主管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批,首批基金已筹措到位,不久就可以正式挂牌运营发挥作用。
三是发起成立“皖籍新材料专家联盟”,为全省新材料开发利用提供信息通道和技术支撑。李明会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多次与省有关部门、省政府有关办事处、有关皖籍专家进行协商,专门组织力量扎实推进。这项工作得到了南开大学陈军院士、中科院汪卫华院士、常凯院士和省政府驻津办的大力支持,已确定由三位院士牵头,以北京、上海、天津各高校为依托,在3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动员72位专家学者搭建联盟平台,其中大学领导7人、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7人、国家杰青长江学者28人,汇聚了国家新材料领域高端人才和顶级科学家。为有效运转,制定了联盟简章。2月22日,向省长王清宪作了专题报告,省长极为重视,作出如下重要批示:“高云、红文、朝晖并陈军同志:李明同志的报告建议很好!成立皖籍新材料专家联盟,是我们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极重要举措,是‘四链融合’的具体措施,很有必要!请新材料产业专班推进。红文、陈军同志牵头做好组织落实。请徐志同志阅。其他产业专班可借鉴学习。”目前联谊会正在筹备召开联盟成员座谈会,就新材料如何推进安徽制造业发展等课题献计献策,届时请省长出席并为联盟揭牌。联盟成立后,将形成常态化、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并创造条件建立“新材料产业园”,务实有效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四是与省政府驻京办事处、省科技厅一起组织开展“天津高校科技成果安徽对接活动”。具体承办的省政府驻津办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动员组织南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10多所高校的30多位专家学者,带着14个重点项目和70多个科研成果,与安徽创新馆、各市县进行对接,近千人线上线下参与,已促成20多个项目对接落地和达成意向。
五是组织部分皖籍专家学者实业家科技产品参加在芜湖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为引进科技成果和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创造条件。承办方专门为联谊会设立了“健康与长寿”为主题的科技产品展区,李明会长亲自宣讲,得到参观展区的中国科协张玉卓书记、省政府张红文副省长的充分肯定,张红文副省长要求联谊会以科技兴皖为己任,多做这方面的引进推动工作,多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实体经济服务,注重“把方向”
一是对省内外投资环境、投资需求进行调研,为皖籍企业家回乡创业发展和通过联谊会及乡友组织推荐来皖投资的外省市企业指明方向。旨在转变工作方法,由过去帮助解决问题为主,转变到事前介入,注重帮助引领方向,使他们能够准确掌握信息,有效对接和有效投资,尽量避免发生方向性问题。为此,李明会长先后带队去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深圳等地和省内有关市县开展调研工作,并多次召开座谈会进行交流和指导。
二是对在皖投资遇到困难的乡友企业和引进企业,实行综合诊断和总体协调,注重解决发展方向出现的偏差问题。使他们能够准确找到存在问题的症结点和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通过解决好根本性的问题再带动其他具体问题的解决。
三是对在皖投资发展好的企业,整合市场资源和政府资源,帮助做大做强。如安徽舜禹水务有限公司,是回乡创业非常成功的企业,为了推动其尽快上市,使之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环保战线明星企业,李明会长专门召集省内知名环保企业与舜禹牵手合作,推动共同打造节能环保产业园,已与皖北地区达成合作意向。再比如,安徽禾富投资集团,回家乡全椒县大墅投资乡村振兴项目,已经投资10多个亿,李明会长亲自协调省发改委等部门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政策优先安排项目扶持,并多次安排联谊会其他领导带领有关专家、企业家前去交流指导,推动其打造长三角乃至全国一流的特色园区。
四、社会公益服务,注重“办实事”
一是继续支持配合上海安慈公益基金会向安徽一些市县残疾人捐赠轮椅活动。去年以来,安慈又向10个县市捐赠500多台轮椅,累计达到4000多台。同时,联谊会支持安慈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健康论坛活动,李明会长出席活动并讲话。
二是继续支持配合外地乡友组织为安徽抗击新冠疫情和安徽支援上海等地抗击新冠疫情开展的一系列捐赠、志愿者活动。比如: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组织发放食品大礼包2万多份,捐款捐物1000多万元。上海市安徽商会专门组织发起“徽骆驼”物资急助活动,有力地保障了部分社区和援助医疗队的应急需求。上海安慈公益基金会组织发动捐款捐物3300多万元。北京安徽企业商会组织志愿者1100多名,捐款捐物2460万元。天津安徽商会组织志愿者1500多名,捐款捐物546万元。这些活动,充分展示了“安徽精神”、“安徽力量”。
三是继续支持配合外地乡友组织为家乡开展助学助困助医助教等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总共开展活动达30多次。
五、自身建设方面,注重“建机制”
一是根据党建工作需要,专门成立了功能型党支部。同时聘请了两名党建指导员和一名监事。由党组织负责联谊会驻会人员的政治学习、思想教育和党员管理、规范管理。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支部分专题系统组织学习讨论。
二是根据协调运转需要,专门成立了秘书处。同时聘请了三位副秘书长。对联谊会日常协调运转工作,实行集中办公、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坚持每周召开一次会长办公会,研究安排工作,协调解决问题。已经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办公机制。
三是根据联络沟通需要,专门搭建了各种有效对接平台。对驻会领导,实行分片区负责联络沟通和协调。对各项工作,实行明确分工,具体对接。开通了联谊会微信公众号和网站,建立了与各地办事处、各地商会直接联络沟通的渠道。
各位领导、各位会员、各位理事:以上所做的工作和成绩,都是在主管单位和主管部门以及方方面面的大力指导支持下,在各位会员、各位理事共同努力奋斗下取得的。在此,深表谢意!新的一年,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继续努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推动联谊会工作上台阶、增亮点、谱新篇!